
企业阅览室建设方案(企业阅览室的意义)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实施方案保障措施
首先,组织结构上,设立由文化共享工程领导小组领导的项目管理团队。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文化部社会文化司,负责日常事务的处理。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负责资源的开发、技术支持以及员工培训。
通过实施这一计划,公共电子阅览室将成为公众获取信息、拓宽视野的重要平台,对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具有深远影响。它将打破地域限制,使城乡之间的文化差距得以缩小,促进社会公平,实现文化共享。这项举措无疑将为我国的文化建设增添新的活力和动力。
此外,还积极探索新兴技术,如网络电视、IPTV、3G等,构建了层次分明、互联互通的信息传输网络,显著提升了基层文化单位的信息化水平和数字资源服务能力。在数字资源方面,文化共享工程和国家数字图书馆共同积累了超过700TB的数字文化资源。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实施方案实施条件
1、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已经奠定了强大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基础。覆盖乡镇和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具体表现为公共图书馆(2884个)、文化馆群艺馆(3264个)、文化站(40118个)和社区村文化室(137665个)的广泛分布。
2、经费保障和社会参与:建立长效运行保障机制,通过经费保障和引入社会力量,保障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公益性质,推动其长期稳定运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实施方案于2012年2月3日由文化部、财政部以文社文发〔2012〕5号文件印发。
3、认定公共互联网服务场所:对符合条件的公共互联网服务场所进行认定,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完善资源传输调配体系:发展和完善三网融合的资源传输调配体系,确保资源计划的完成。持续提供服务:在全面完成建设的基础上,持续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电子阅览室服务。
4、按照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终端计算机不少于10台、局域网存储空间不少于1TB、互联网出口带宽不低于2M的标准,建设规范的乡镇、街道(社区)级公共电子阅览室。
5、其次,经费保障是关键。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建设资金将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中央财政会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的乡镇、街道和社区,提供设备升级和平台管理的资金,对这些地区的资金支持比例分别为50%和80%。东部地区则会得到适当的奖励。地方财政也需按照要求足额提供其应负担的资金。
6、建设公共电子阅览室,作为一项旨在满足未成年人基本文化需求的实施方案,其实施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构建了免费、绿色、安全的公益上网空间,汇集了丰富的中华优秀文化资源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内容,鼓励公众特别是未成年人参与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活动。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实施方案总体目标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旨在遵循科学发展观,以确保公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核心,坚持其公益、基础、均等和便利的特性。首要目标是服务全民,特别是关注未成年人、老年人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
在文化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基础上,按照《公共电子阅览室设备配置标准》升级设施。配备统一的信息安全管理软件,目标是建设标准化的公共电子阅览室。计划增加计算机设备,以覆盖全国所有乡镇和街道、社区。丰富数字资源内容:整合文化共享工程和国家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适合基层群众的数字资源库。
该计划旨在“十二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建设公共电子阅览室,提供便捷的数字化阅读环境,让公众能够轻松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享受科技带来的文化便利。这将有助于扩大文化服务的覆盖面,满足不同群体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也推动了我国文化事业的现代化进程。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已经奠定了强大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基础。覆盖乡镇和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具体表现为公共图书馆(2884个)、文化馆群艺馆(3264个)、文化站(40118个)和社区村文化室(137665个)的广泛分布。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实施方案的实施步骤如下:试点阶段:推进试点工作:致力于试点工作的具体实施,为后续全面铺开积累经验和奠定基础。成立专家咨询机构:为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建设提供专业指导和建议。制定管理办法和技术平台规范:确保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和管理有章可循。
建设公共电子阅览室,作为一项旨在满足未成年人基本文化需求的实施方案,其实施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构建了免费、绿色、安全的公益上网空间,汇集了丰富的中华优秀文化资源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内容,鼓励公众特别是未成年人参与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活动。
企业数字档案室建设方案-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平台-档案数字资源建设
企业数字档案室建设方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核心目标 适应信息化发展:聚焦于适应企业信息化与档案事业发展,提升企业档案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数字化转型: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资源管理的数字化、服务利用的网络化和标准规范的体系化。
基础设施建设 硬件基础设施:包括高性能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确保数字档案馆系统能够稳定运行,满足大数据量存储和高速访问的需求。软件平台:构建基于先进技术的数字档案馆软件系统,包括档案管理系统、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等,实现档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
对于集团企业,实现集中部署应用、分级管理,构建立体式企业数字档案馆,是集团企业数字档案管理最佳解决之道。利用当前最先进的标准规范、信息技术,推出面向集团企业的数字档案馆解决方案。
档案管理工作者可以将档案进行更便捷的分类和数据管理,如国家电网公司将档案模块划分为文书档案、会计档案、科技档案、音像档案等若干个模块,每个档案模块按不同的检索顺序进行排列,并根据管理需要划分不同的管理权限,使档案信息按阅览权限公开,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为领导决策提供更及时准确的依据。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实施方案实施步骤
1、“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实施方案的实施步骤如下:试点阶段:推进试点工作:致力于试点工作的具体实施,为后续全面铺开积累经验和奠定基础。成立专家咨询机构:为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建设提供专业指导和建议。制定管理办法和技术平台规范:确保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和管理有章可循。
2、通过实施这一计划,公共电子阅览室将成为公众获取信息、拓宽视野的重要平台,对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具有深远影响。它将打破地域限制,使城乡之间的文化差距得以缩小,促进社会公平,实现文化共享。这项举措无疑将为我国的文化建设增添新的活力和动力。
3、经费保障和社会参与:建立长效运行保障机制,通过经费保障和引入社会力量,保障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公益性质,推动其长期稳定运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实施方案于2012年2月3日由文化部、财政部以文社文发〔2012〕5号文件印发。
4、在技术层面上,文化共享工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和整合,通过互联网、卫星网、有线电视、移动通讯网、电子政务专网及光盘(移动硬盘)等多种方式提供服务。
5、首先,组织结构上,设立由文化共享工程领导小组领导的项目管理团队。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文化部社会文化司,负责日常事务的处理。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负责资源的开发、技术支持以及员工培训。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实施方案“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实施方...
1、“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实施方案的实施步骤如下:试点阶段:推进试点工作:致力于试点工作的具体实施,为后续全面铺开积累经验和奠定基础。成立专家咨询机构:为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建设提供专业指导和建议。制定管理办法和技术平台规范:确保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和管理有章可循。
2、通过实施这一计划,公共电子阅览室将成为公众获取信息、拓宽视野的重要平台,对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具有深远影响。它将打破地域限制,使城乡之间的文化差距得以缩小,促进社会公平,实现文化共享。这项举措无疑将为我国的文化建设增添新的活力和动力。
3、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已经奠定了强大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基础。覆盖乡镇和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具体表现为公共图书馆(2884个)、文化馆群艺馆(3264个)、文化站(40118个)和社区村文化室(137665个)的广泛分布。
4、在文化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基础上,按照《公共电子阅览室设备配置标准》升级设施。配备统一的信息安全管理软件,目标是建设标准化的公共电子阅览室。计划增加计算机设备,以覆盖全国所有乡镇和街道、社区。丰富数字资源内容:整合文化共享工程和国家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适合基层群众的数字资源库。
5、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十二五建设计划实施方案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免费开放 在十二五期间,将公共电子阅览室纳入文化部和财政部的三馆免费开放项目,旨在使其公益性质得以体现,满足城乡低收入群体,特别是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需求。